一、操作步骤详解
设备准备与消毒
润滑与消毒:使用前,取下上盖壳和齿轮箱盖,在各油眼处滴加数滴无水分食用油(如医用级润滑油),确保滚轴转动顺畅。用医用酒精擦拭四根滚轴及与药丸接触的部位,进行消毒处理。
空机试运行:重新安装上盖壳和齿轮箱盖,接通电源,打开开关,让设备空机转动1-2分钟,检查运转是否正常。
物料准备
药材处理:将药材晒干后,用中药粉碎机粉碎成细粉,细度需过80-100目筛,确保药粉均匀。
炼蜜制备:根据处方要求,将蜂蜜炼制成适宜程度的炼蜜(如嫩蜜、中蜜或老蜜),以控制药丸的硬度和粘性。
制丸块(和药)
混合搅拌:将药粉与炼蜜按比例混合(一般为1:1至1:5,具体比例根据药物性质调整),搅拌成软硬适中、可塑性强的面团状。若药粉含纤维多或矿物类成分,需适当增加炼蜜用量。
制丸条
压饼与制条:将混合好的药料搓成圆柱状,投入压饼槽中压成饼状,再将饼状药物投入制条槽中制成粗细均匀的丸条。丸条表面应光滑,内部充实无空隙。
制丸粒
自动制丸:使用全自动制丸机时,将丸条横向放置在制丸槽中,设备会自动搓制成丸。若药料质地松软,需调整设备参数以确保成丸质量。
后处理
包衣:将药丸放入包衣器中,喷淋食用水或米汤,逐步滚制成丸,并可包成白色、红色等外衣。
烘干:使用电加热、电吹风或阳光晒干药丸,控制烘干温度和时间以防药丸开裂。
抛光:将药丸在包衣器中连续翻滚,时间越长,表面越光滑。
二、操作注意事项
环境要求
设备应放置在通风、清洁的位置,环境温度控制在-5℃至40℃,相对湿度小于90%,避免导电尘埃和腐蚀性气体。
安全操作
工作台面应无无关物品,设备安放平稳。电源插座需有可靠接地线,严禁用力拉拔电源线以防设备倾倒。
设备维护
清洁与消毒:使用后,拆下滚轴用医用酒精擦洗干净,或根据需要调换规格不同的滚轴。长期不使用时,应在设备外露部分涂少量清洁食用油以防生锈。
润滑保养:定期(每季度至两个季度)更换新油,保持设备良好润滑状态。
操作规范
严禁在设备运行中将手或异物放入制丸滚轴和出条离合滚轴,以防扎伤。
更换滚轴或清洁设备时,必须切断总电源并拔出电源插头。
故障处理
遇到电源线损坏、开关或插座失灵等情况,应立即停止使用,并及时更换同规格配件。
若设备出现异常噪音、轴刀转动不畅等问题,应检查齿轮槽是否有杂物,并加注适量润滑油。
三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皱皮
原因:炼蜜水分过多,包装不严导致吸潮,或润滑剂使用不当。
解决:控制炼蜜含水量,加强包装严密性,使用适宜的润滑剂。
表面粗糙
原因:药粉过粗,润滑剂用量不足,或药料中含纤维多、矿物类药过多。
解决:粉碎药料更细,加大用蜜量,给足润滑剂,或提取浓缩纤维多、矿物类药味。
空心
原因:制丸时揉搓不够,导致药丸内部存在空隙。
解决:加强合坨和搓丸过程,确保药丸内部充实。
电机不运转
原因:电源线接触不良,或开关接触不良。
解决:修复电源或调换同规格插头,修理或更换开关。
轴刀转动或药面粘槽
原因:出料挡板松动,与轴刀底部产生距离。
解决:调整出料挡板与轴刀槽的距离至约0.1mm,并拧紧固定螺丝。
异常噪音
原因:轴刀与机体摩擦部位干燥,或各齿轮之间无油。
解决:在轴刀与机体摩擦部位加少量油,各齿轮槽涂少量食用黄油。